温州房地产市场的崛起,一场败才行动,正在温州人中疯狂上演,烤着温州的宗族文化和独有的亲信信用体系,温州民间金融力量大行其道,这使得普通人也有了进入炒房游戏的入场券。温州农村的老太太银行,也就是温州的民间金融力量之一,老太太们其貌不扬,学历低下,但是凭借着资本和备份成为了村里面公认的资金枢纽。 他们会一边以高利息来融资,一边又将借钱给炒房子,虽然放贷的利息有时高达20%,但面对炒楼时更高的利润,一些人还是会铤而走险。此外温州农村的小炒家,还会以家族或桐乡,集资参股的方式参与到炒房盛宴中,他们通常集中大笔资金以口头托付等形式委托给牵头人,让他跟随草房团,四处豪买,赚到钱之后再以出资比例平分。 而委托人自然不是普通人,他们不仅懂得观察各个城市的城市,规划政策,风险楼盘,地段还会考察当地的二手房市场,估计是否有炒作空间,绝不冒险。而一旦看准便会迅速出手,联合杀价之后再联合提价,在当时这种方法让不少看不懂房市的温州普通人,一跃跨入了富人阶级。 这场财富游戏的盛宴没有遗漏任何一个身处其中的人,即便是那些本金很少的人,也寻找到了上桌赌一把的机会。炒房号就是他们手中的牌,当时的上海楼市最流行的口号是“买房不如养房,养房不如炒房,炒房不如炒号”。为了炒房号,下游的人会给售房员回扣或是以一天100元的价格雇佣农民工,排队拿着热销楼盘的房号,然后再以数千或者上万的价格将房号转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