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没有蛋糕的生日是不完整的,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过生日就一定要吃蛋糕、插蜡烛、唱生日歌呢?过生日这个点子目前最早可以推到古埃及时代,大约公元前三千年时的人们会 在法老加冕日欢庆,之所以选择在法老的出生日是因为人们相信加冕日就是法老“神化”的日子,因此这个日子尤其值得纪念。随后这一习俗乘着地中海的商船来到了古希腊,不过希腊人可不会给什么睡在金字塔底的人“过生日”,他们的神来自天上月亮女神阿尔忒尼斯。希腊人会将甜品送到阿尔忒弥斯女神的神庙里面以表庆祝,甜品还特地做成了圆形的样子用来象征满月,既然是满月怎么可以没有月光呢? 于是爱较真的希腊人在上面插上了一圈蜡烛。希腊衰落后,身为头号粉丝的罗马人自然接起了继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过生日也不例外。不过之前只有神才能过生日,这一次罗马人干脆给“凡人”也过起了生日。政府设立了公共假日来庆祝名人的生日,人们也开始给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庆祝生日。过五十岁生日的人还会收到政府送来的一个由小麦粉、橄榄油、蜂蜜和磨碎的奶酪制成了特殊蛋糕,不过这一切都不包括女人和小孩,意识局限嘛大家懂的。罗马衰落后,基督教充当了维系各地人民的精神纽带。开始时的几个世纪过生日并不受教徒们的欢迎,因为他们并不认为一个早已被定罪的灵魂的出生是一个值得庆祝的理由。 直到约公元四世纪耶稣的生日被批准用来庆祝,也就是圣诞节的日子,从那以后记住普通人的生日再次流行起来。到了中世纪的德国,过生日的环节开始变得和现在很相似了,不过当时的蛋糕比现在粗糙的多,只是一个看起来更像面包的东西,他们将这种对小孩生日的庆祝活动称为“kinderfeste”。在生日的早上,小朋友们收到一个蛋糕上面点着蜡烛,蜡烛的数量是它的年龄加1,这支多余的蜡烛被称作“生命之光”,代表着健康的活到下一年的希望。然后就是漫长的忍耐,一直到晚饭后,家人会重新更换已经燃尽的蜡烛,这时寿星许个愿紧接着一口气吹灭所有的蜡烛,然后他就可以一勺一勺的将蛋糕送进嘴里。 到了17世纪,生日蛋糕有了更丰富的细节,上面加了糖衣、层次还有各种装饰,比如鲜花。然而由于配料昂贵,只有富裕的上层阶级才能够买得起这种蛋糕。工业革命以后用来做蛋糕的食品和烘焙用具变得更加便宜,蛋糕的价格也因此大幅下降,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吃到自己的生日蛋糕了。讲到这里是不是还少点什么呢?对啊,还没唱生日快乐歌。相较于生日蛋糕漫长的发展历史,生日快乐歌的确出现的晚了一些,而且生日快乐歌其实是一个“翻唱”版的,他的原版叫做《good morning to all》,1893年由padpo和music rnjeo姐妹俩创作而成。 目前并不清楚他是怎么演变成生日歌的,很可能是因为听过这首歌的朋友在偶然中创造性的将歌词改为我们更熟悉的“happy birthday to you”,然后一个接一个的传到了每个寿星的耳中。也许听到这首歌的你并不会感到开心,因为没能收到想要的祝福,仅有的问候还是电信运营商发过来的。先不要难过,想想我们刚刚讲的那一些地方,给法老过生日的埃及人、给月亮女神过生日的希腊人,给耶稣过生日的基督徒,给大人物过生日的罗马人,你难道没有看到其中的趋势吗?大家铺垫了好几千年,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轮到给自己过生日,好不容易到了今天你却不开心,金字塔工地上的埃及人第1个不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