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好奇过是谁规定了我们的审美?关于这个问题有个听起来蛮符合逻辑的说法是人们对异性的审美偏好与生物进化有关,也就是说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某些象征健康甚至生育能力的外表特征更容易吸引我们,但问题是这些象征靠谱吗?比如脸型,早期有些理论解释说儿童时期的疾病和压力会微妙的影响身体的发育,导致脸部左右不对称,因此人们认为偏斜的脸是身体虚弱的表现,这也是人更偏爱脸型、五官对称的原由。 关于这个观点,2010年时安特卫普大学的东根提出了质疑,东根经过综合分析后发现对称性对人的影响没那么大,如果在测试中涉及到足够多的人群,影响就变得微乎其微。不仅如此,对称的面部能在多大程度上面反映一个人的健康也是值得怀疑的。2014年的一项研究对近5000名青少年进行了3D扫描并询问了他们的病史,研究发现那些拥有最对称特征的人并不比其他人更健康。西方的一些生物学家甚至假设人们偏爱男生的宽下巴,因为更有男子气概,偏爱精致小脸的女生,则是因为更有女性气质。然而当布鲁尼亚大学的斯科特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了亚洲,非洲,南美和俄罗斯的社区时,他们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偏好。 事实上只有在城市化较高的地区,人们才会更喜欢有男子气概或者是女人味的特征。如果以此为标准那些较偏远的社区,许多女性实际上更喜欢长相女性化的男生。在进化论视角之外,我们的审美观更有可能受到社会的影响,比如在以牙齿白为美的今天你能想到吗?日本女性曾经是以黑色的牙齿为美的。在中世纪,热衷于展示自己大长腿的会是大老爷们,为了看起来更有线条感,人们甚至会在自己的长筒袜里面塞各种填充物。国王亨利八世就因为他出色的小腿而非常自豪。在现代,日渐升高的发际线会成为多数人的忧虑,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会嫌他不够高甚至主动剃掉前额的头发,在当时大而弯曲的额头才是美丽的重要标志。 这些古代的风尚在如今的我们看来可能很奇怪,难以理解,因为不同的审美观是立足于不同的时代的,脱离了现实基础,所谓的审美很可能会变得毫无意义。就比如现在我们关心的肤色,在工业革命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面苍白的脸色更受人们的欢迎,因为在当时只有免于外出劳动,长期待在室内享受生活的贵族阶级才能够避免受到阳光的照射形成苍白的脸色,这种苍白也就成为了高贵的象征,人们甚至用有毒的美白剂来追求苍白的效果。之后随着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露天劳动的人逐渐减少,各种写字楼的白领逐渐增多,长期的格子间生活也让白领们变得脸色苍白。 这时审美的风向又变了,长期运动或外出度假而晒出的深色皮肤成为了生活质量的象征,而惨白的肤色只能说明你是个御宅族,不够健康。于是想办法变黑成为了人们的心头大事,日光灯成为了困难人群的救命稻草,而对条件稍好一点的人来说去沙滩晒太阳成为了他们每次旅行的主要目的。从局外人的角度看,这些审美活动更像是对某种符号的追逐。人们不断的追逐稀缺不断被稀释,于是新的稀缺再一次被发现,同样身处这种潮流中的你我也许没必要那么较真。 |